早上送孩子上学,在小区门口听见俩宝妈唠嗑:“我家娃这学期才长了1厘米,是不是缺钙啊?”“我天天逼他喝骨头汤,他倒好,躲在房间里吃薯片。”我听着直乐——我家小宇去年也这样涵乔财富,瘦得像根豆芽菜,顿顿抱着可乐瓶,后来换了几样他爱吃的“长身体菜”,半年功夫个子窜了5厘米,现在吃饭都能主动添半碗。
其实 孩子长身体的关键从来不是“补贵药”,而是把“全营养”藏在日常饭里。不用满世界找稀有食材,超市菜市场就能买到的几样东西,换种做法端上桌,孩子吃得香,营养自然就跟上了。今天把我试了上百次的“娃爱惨了的长身体食谱”掏出来,全是接地气的家常活儿。
第一样:鸡蛋——换个做法,比煮鸡蛋香十倍
我家冰箱永远囤着二十个鸡蛋。不是我懒,是 鸡蛋这玩意儿太懂孩子了:蛋白质、维生素A、卵磷脂全占着,关键是能变着花样让他吃不够。
之前我总煮白煮蛋,孩子咬两口就扔,说“像吃药”。后来学了俩招,他现在主动要加蛋:
一是 蛋包饭——隔夜饭炒点玉米粒、胡萝卜丁,打两个鸡蛋搅成糊,平底锅摊成薄蛋皮,裹上炒饭捏成小三角。小宇说“像吃日式寿司”,上周居然把蛋皮都舔干净了;
展开剩余78%二是 蒸水蛋加料——鸡蛋打散加1.5倍的温水,滴两滴香油,蒸到半凝固时铺层虾仁或者蟹柳,再盖盖子焖两分钟。嫩得能吸溜的蛋羹裹着海鲜鲜,孩子连碗底的汤都要喝干净。
营养师朋友说过, 孩子每天吃1-2个鸡蛋,比喝三瓶牛奶补得实在。现在小宇放学回家第一句就是:“妈,今晚有蛋吗?”
第二样:三文鱼——刺少的“脑黄金”,煎一下就搞定
我家小宇以前最怕吃鱼,说“卡喉咙”。直到我买了条挪威三文鱼柳—— 刺少肉嫩,煎两分钟就能吃,孩子拿叉子扎着吃涵乔财富,比吃炸鸡还开心。
三文鱼的妙处在哪儿? DHA含量是普通鱼的3倍,孩子吃了上课注意力集中,背课文都快了。做法特简单:
鱼柳切一厘米厚的块,用姜、料酒腌10分钟,平底锅刷层薄油,中小火煎到两面金黄,撒点黑胡椒和盐。我家娃现在会自己站在厨房门口等,煎好一块抢一块,说“像吃西餐厅的牛排”。
要是嫌煎麻烦,还能做 三文鱼土豆泥——土豆蒸烂捣成泥,混合煎好的三文鱼碎,加一点牛奶拌匀。软乎乎的口感,孩子当零食吃都愿意。
第三样:西兰花——做成“小树苗”,孩子抢着吃
我家小宇以前看见西兰花就跑,说“像个小树杈”。后来我把西兰花切成小朵,焯水处理后,用番茄沙司炒—— 酸甜的酱裹着翠绿的菜,孩子举着小勺子挖,说“像吃糖渍小花”。
其实西兰花是“蔬菜里的营养冠军”:维生素C比橙子高,钙含量比牛奶还多,还有膳食纤维帮孩子通肠胃。除了炒,还能做 西兰花蛋卷——鸡蛋摊成饼,铺层焯好的西兰花碎,卷起来切小段。孩子拿在手里当“小火车”,一口一口啃得香。
现在小宇会主动跟我说:“妈,今天做西兰花好不好?我要吃小树苗!”
第四样:牛奶——换个喝法,比直接灌管用
我家冰箱永远有两盒牛奶,但不是直接让孩子喝—— 换个花样,他能喝两盒。
比如 香蕉牛奶昔:一根香蕉切小块,加200毫升牛奶,打成果昔。甜丝丝的口感,孩子当饮料喝,比喝可乐健康一百倍;
再比如 牛奶小方块:牛奶加淀粉熬成糊状,冷藏凝固后切小块,裹层椰蓉。Q弹的口感,孩子当零食吃,不知不觉就把钙补了。
营养师说, 孩子每天喝300-500毫升牛奶,比吃钙片容易吸收。现在小宇睡前会主动要牛奶,说“喝了能长高”。
第五样:牛肉——炖得软乎,孩子嚼得动
我家小宇以前不爱吃牛肉,说“咬不动”。后来我学了 番茄炖牛腩——牛腩切小块焯水,加番茄、洋葱慢炖一个小时,炖到肉烂脱骨。孩子夹起一块,蘸点汤汁,说“像吃红烧肉”。
牛肉是“长肌肉的肉”:铁含量高,能预防孩子贫血;蛋白质也多,比猪肉更易吸收。要是嫌炖麻烦,还能做 牛肉丸子——牛肉剁成泥,加淀粉、蛋清搅上劲,煮火锅或者煮面,孩子抢着吃。
现在小宇每次吃牛肉,都会说:“妈,我吃了这个,能举得更重!”
其实我家小宇的变化,不是靠什么“神药”,就是把这些普通食材做成他愿意吃的样子。 孩子的长身体餐,从来不是山珍海味,而是“他爱吃+营养全”的组合。
上周学校体检,小宇身高长了2厘米,体重涨了1公斤,老师说他上课注意力比以前集中多了。我看着他蹦蹦跳跳的背影,突然明白: 养孩子不用急,把饭做好,他自然就长得壮实。
你们家孩子最爱的“长身体菜”是什么?是番茄炖牛腩还是蛋包饭?评论区晒出来,咱们互相取取经涵乔财富,让每个娃都能吃成小壮丁~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实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